来源:福建新闻网|时间:2016-11-24|栏目:公益
24日,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通报,今年以来,全市入室盗窃零发案社区达到1730个。截至目前,全市连续5年以上零发案社区达到28个,连续10年以上零发案社区数量有12个。
记者从警方了解到,零发案指的是包括入室盗窃、入室抢劫、盗窃机动车等通过民警和居民的防范工作,可以预防的案件。盗窃非机动车等作案流动性强、案值又很小的案件并不计算在内。12个连续10年零发案社区,包括韶九社区、南沙沟社区、华严北里西社区、大慧寺8号院社区、星城健德三里第五社区等。28个连续5年以上零发案社区包括黄寺社区、西罗园社区、林调社区等。
在平安社区建设中,市公安局创新推行一村(格)一警工作,在原有社区民警的基础上,将两千多名机关警力充实到一线派出所,绝大多数都分配到社区民警岗位,进一步壮大了平安社区的创建力量。
目前,全市日常社区治安防范力量达到50万人以上,其中还形成了东城守望岗、西城大妈、朝阳群众、丰台劝导队、海淀网友等群防群治力量品牌。各派出所建立完善24小时勤务制度,全天候开展防控工作。结合辖区日常治安特点,合理划分防控区域和防范时段,制定群防群治力量勤务工作方案,梯次投入,做到每名力量定岗、定责、定时。
各派出所强化社区物技防建设,不断增强社区防范能力。目前,全市楼房小区封闭管理率达到85.7%,视频系统安装率达到73.1%;周界报警系统安装率达到18.6%;单元门楼宇对讲系统安装率达到62.5%。
现场探访
零发案社区是如何炼成的
了解西罗园社区的人,几乎都听过片警杨子的大名。早在20年前,被居民称为杨子的杨秀奇就在丰台西罗园派出所做社区民警。因为有杨子和他的三样法宝,西罗园一区成为北京最平安的社区之一。
天罗地网:电子眼密布小偷无法出手
走进西罗园第一社区,随处可见高清摄像头,电线杆、树杈上,40多个电子眼盯着每处角落。杨秀奇不巡逻的时候,坐在警务站监控室就能洞悉全局。从最初仅10余个摄像头发展到40多个,监控网在社区安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2014年8月,西罗园四区和一区先后有人纵火烧车。杨秀奇迅速查看监控,将拍下的嫌疑人图像传给附近的信息员,撒下天罗地网。一个在百荣商场附近拾荒的人提供了线索,十几个小时内,烧车人被绳之以法。
除了电子眼,杨秀奇还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志愿者。有一次,一个偷车贼盯上了居民新买的电动车,到手后还没出社区大门儿,就被几个值班的志愿者逮到了。小偷只要出手必被抓,大伙儿都开玩笑说,西罗园有杨子,小偷绕着走。
圆桌调解:化解恶性事件小苗头
很多恶性事件都起于零零碎碎的小纠纷。杨秀奇的另一件法宝是一张圆桌。早在2001年,杨秀奇就联系街道办一起成立了圆桌调解组,有律师、调解员、居委会主任,也有社区居民。谁家的矛盾解决不了,大家围着圆桌一块儿出主意。一张圆桌,渐渐成为居民心中公平的象征。
老马有一双儿女,因为儿子入狱的事儿,和女儿有了心结,两人三天两头吵架。去年的一天,两人在饭桌上翻了脸,老马的衣服也被女婿给撕破了。杨秀奇赶到时,家里砸得一片狼藉。杨秀奇召开圆桌会议让大家劝劝这对父女。听到街坊邻居还有律师、调解员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,女儿给父亲道了歉,两人埋在心里多年的疙瘩终于化解了。
以社为家:把社区居民当自家人
老百姓不听你怎么说,只看你怎么干。杨秀奇的第三样法宝是以社为家,像亲人一样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,大伙儿必然认可,工作也就好开展了。
2006年,王渝春的丈夫老李摔了一跤后卧床不起,孩子们又常住国外,王渝春独自照顾老伴儿很吃力。杨秀奇知道后常去帮忙,翻身擦背、接屎接尿都直接上手。每个月去医院检查,都是杨秀奇主动找人找车,把老李送到医院。去年老李去世,家人拜托杨秀奇安排后事,他为老李换上了生前最喜欢的衣服,一直送到太平间。
空巢老人、残疾人、精神不健全人员,杨秀奇都给予亲人一样的关注。对于刑满释放等重点人员,杨秀奇也不另眼相待,还自掏腰包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,为他们找工作,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。
上一篇:北京会馆保护将尝试与原籍政府合作
下一篇:昌平定泗路升级主干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