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福建新闻网|时间:2016-11-21|栏目:华人
荆楚网消息(记者张扬)“有收无收要大肥,收多收少要小肥。”8月21日,记者从武汉飞喜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悉,该公司联合华中农业大学、湖北省农科院等机构,一项“小肥”技术拿下国际专利。
在过去的农业生产中,农民们过分依赖氮、磷、钾肥等“大肥”,容易造成土壤板结、土壤生态失衡。飞喜乐董事长甘霖称,该公司自主研发“弱酸性高含量硼肥的制备方法”,从硼矿尾矿中提取富含硼元素的“小肥”,填补了国内外在这个细分领域的技术空白,“土地跟我们人体一样,也需要营养均衡”。
甘霖介绍,依托华农、湖北农科院等等机构,飞喜乐已组建全国第一家新型肥料工程实验室,目前已拿到20多项发明专利,其中弱酸性高含量硼肥获得美国、俄罗斯等国的国际发明专利。
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飞喜乐公司旗下“肥老大”品牌已完成全产业链的知识产权(Ip)布局。“今年实现企业上市。”甘霖表示,该公司将通过产业重组模式登陆国内资本市场,“研发、生产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,但由于缺乏抵押等原因,企业一直面临融资难问题。”